首 页 新闻公告 招生政策 招生简章 招生计划 历年录取 成绩查询 录取查询 考生咨询 媒体招生 联系我们
  站内搜索
   学校概况
   学院和专业介绍
   校园导游
   2024年招生指南
   视频资料
   校园风光
   网上报名系统
   新生问卷调查
  招生微博
  校内导航
 
  友情链接
 
  联系方式
电话:0791-88120152
传真:0791-88120152
邮箱:jxsdzb@126.com
申诉渠道:纪检监察电话0791-88120010

 

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公告 >> 招生就业处开展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实施方案 正文
 
招生就业处开展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实施方案
发布日期:2010/9/27     浏览次数:17828
 

招生就业处开展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实施方案

 

根据《关于印发〈开展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〉的通知》(校党字〔201026 号)要求,结合招生就业工作实际,制定招生就业处开展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如下实施方案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,以质量促发展,以质量检验发展的意识,努力提升学校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,促进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。

二、目标要求

认真分析招生就业质量建设的现状,进一步理清提升质量的思路,研究提升质量的措施,建立提升招生就业质量的长效机制。

三、基本思路

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开拓创新,深化招生工作改革,提高一本批次的一志愿录取率,优化生源结构,提高生源质量;优化就业指导效果,创新市场机制,提高就业质量,使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继续稳定在全省高校前列,促进学校稳定率,提升学校贡献率。

四、组织机构

招生就业处成立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领导小组,组成人员如下:

 长:黄晓宾

副组长:肖 

 员:程宇昌、张而军、刘志华、刘  晨、韩桥生

五、方法步骤

根据学校安排,招生就业处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从2010 4 月开始,11 月结束。分三个阶段实施。

(一)动员阶段(20104 月)

1、制定方案。结合招生就业工作实际,制定招生就业处的活动方案或实施意见,并于2010 423 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组。

2、组织动员。召开招生就业处“提升质量年”活动动员会,传达学校精神,并作出具体部署。

3、学习讨论。结合学校“师德师风建设年”活动,召开招生就业工作研讨会进行集体学习,同时要求个人自学,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讨论,把思想统一到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上来。

(二)实施阶段(20105月—10月)

2、组织调查研究。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,深入查找和分析影响学校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,提出提升学校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路和对策。

1、开展提升招生就业工作质量的主题活动。结合招生就业工作实际,实施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活动。

3、撰写质量报告。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,撰写出有价值、有份量的教育质量分析报告,并于2010930 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组。

4、探讨建立提升招生就业质量的长效机制。在边学习、边研讨、边思考、边解决问题的同时,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,加强政策研究,完善制度建设,让全校招生就业人员积极探索建立提升招生就业质量的长效机制。

(三)总结阶段(201011月)

根据活动开展情况,认真总结,着重总结通过活动查找到什么问题、提出了什么思路、采取了什么措施、建立了什么制度、解决了什么问题、取得了什么成效,并形成总结报告,于20101120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组。

六、主要内容

(一)优化生源结构,提高生源质量。

1、推进招生批次改革。对接全国平行志愿招生改革,争取主管部门支持,争取将我校省内招生批次由提前批一本列为第一批本科批次招生。

2、扩大一本招生一志愿录取率,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。针对一本招生的新形势、新问题,积极做好预案,加大宣传力度,创新招生工作模式,以保证生源质量和数量。

3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。以一本招生、特殊专业招生为宣传重点,加大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力度。结合考生报考的兴奋点,突出宣传学校的特色,做到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。创新宣传方式,选准宣传媒介,把握宣传内容和时机,突出宣传的实效。

(二)创新就业工作机制,提升就业质量。

1、完善“全校重视、全员参与”的就业工作格局。实施校院两级就业工作“一把手”工程,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,确保人员、经费、场地三到位。进一步明确学院在就业指导、就业市场建设中的职责,争取做到量化考核和管理,指导学院做好与本专业密切结合的就业指导,鼓励学院积极举办专业性的供需见面会。

2、改进手段,丰富内涵,深化就业指导教育。举办专题就业指导讲座,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、自主创业,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。

3、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。组织大一新生进行在线测评活动,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,并由就业工作人员指导实施。组织师资对我校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。

4、创新机制,拓宽渠道,着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。通过七十周年校庆,发挥校友资源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。组织全校就业工作人员按专业、分小组到省内外推荐毕业生。加强就业基地建设。组织各学院邀请用人单位召开学院层面的中小型供需见面会。组织好春季和冬季一年两次的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。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,向毕业生收集、发布更多的招聘信息。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、农村就业,鼓励毕业生支教、支农,当村官,参加西部计划。增强毕业生市场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。清理已签订建设协议的现有就业基地,调整没有实际效果的就业基地,挖掘现有就业基地的潜力,探讨新的合作形式。要求各个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,建立一至两个就业基地。

5、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。组织好校级和院级的毕业生跟踪调研活动,了解校友对学校教学、管理和服务上的看法和建议,建立毕业生跟踪调研档案,形成调研报告供学校参考。

6通过院、校两级加大对考研、考公务员的宣传与支持力度,加强对考研、考公务员免费辅导班的服务和管理,使“双考”报考率和录取率更上一层楼。

 

 

招生就业处

二○一○年四月二十日

 

版权所有  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 ICP备案编号:赣B2-20050166号-1   【设为主页】  【加入收藏】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(瑶湖校区)本科招生办公室  邮编:330022